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53章 瑜州之行(二)

……

明察暗访,是个很好的办法。但黄世安不是傻子,肯定能猜到。这也就变相说明了眼前这些兵卒所说的事,十有八九是真的。

如若是刻意让人这样说,自己随便打探一下就能发现问题。况且这两人的表情,言语中的细节,让徐平确信二人没有说谎,也并非受人要挟。“张士杰,郭子韬。”

“大人。”

“你二人去城内打探一下,与当地百姓多做沟通,尽量了解清楚些。完事之后再去城外的村落也打听一下。”

二人对视一眼,齐声一拜。“诺。”

待人走后,徐平将手中账本合上。“两位可否与本使详细说说。比如,黄大人具体都为当地做了些什么?他在任期间,溧阳的百姓日子过得怎样?治安如何,暨州灾情波及到此的这期间,他是如何处理的?可曾开仓放粮,接待流民?”

徐平这一连串的问题,倒是将二人问了个愣神。“不急,慢慢说。张掖,去弄些茶水来。”

闻言,二人整理了下思路,继而开口回道:“要说具体做了些什么,那可就太多了啊!大人,请听我给您细细道来。

您就看这溧阳郡的城墙,经历了数百年光景,那早已是破败不堪。刺史大人为了翻修城墙,据说当时连府上的家具,首饰都变卖了不少呢。

还有啊,您看这溧阳郡的街道,那在数年之前,还都是青砖加夯土呢,现在可都是青石板街。”

“对啊,对啊。修桥铺路就不说了。光是前年剿匪,就耗费颇多。朝廷给的军饷不够,阵亡的弟兄们,抚恤银还是刺史大人自己掏腰包给的。”另一人也从旁插话。

“可不是吗。去年突发山害,引得上游水流枯竭,也是黄大人亲自带人前去疏通。暨州爆发灾情的时候,大量流民入境,大人不但开仓放粮,还亲自搭棚施粥,虽然效果差强人意,可咱们瑜州也穷不是。”

两人说话之际,张掖缓步入内。“两位兄弟,来喝口水。慢慢说,说清楚些。”

……

瑜州刺史府,朱红色的大门油漆剥落,门环亦是锈迹斑斑,些许铜绿点缀其间。一名家丁依墙而立,身型很是单薄。

府内,零零散散的几名家仆面黄肌瘦,用以打理府上的婢女也不过五指之数。

陈旧的家具摆满了内外厅堂,院中荒草萋萋,花圃中亦是些残枝败叶。庭廊的柱子上油漆斑驳,几处地方甚至露出了里面的原木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