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55章 瑜州之行(四)

……

年年修路,还美其名曰改善溧阳城的基建,怎么看都是在造福百姓。黄世安倒是会玩得很。

徐平微微一笑。“有些意思。”

修桥补路什么的,可不就是吃银子的好手法吗。即便是徐平穿越前的现代,多少贪官污吏也喜欢在这方面动手脚。

就算偷工减料,以次充好,那也无伤大雅。风险低,数额大。哪怕用料再差,人走在路上,还能因此死了不成?

不过,仅仅只是这个还不够。搭建城墙的劳工连一个都找不到?徐平心中大致又有了些眉目。

这城墙,必然也有问题。

“每年的秋后纳粮,都会激起不少民变,这在各州各郡都有发生。黄世安是如何缓解冲突的?你可有打探出个结果?”

英月娥微微摇头。“不是很详细。”

“说说看。”

“据说是黄世安让郡县的大户人家来帮忙百姓摊赋。纳赋保足,清乡的事情自然是好了许多。但具体的情况百姓知道的也并不多,反正没人下乡抢粮,对于他们而言就够了。”

听闻此言,徐平瞳孔微微放大。让富人给穷人摊赋?这简直匪夷所思,黄世安是怎么做到的?别的不说,单就这一点,确实有本事,也确实是造福一方。

要知道,每年因为赋税不齐,纳粮困难。各州的官兵、府兵都是直接下乡硬抢,即便北境也一样。每当清乡开始,烧杀抢掠,草菅人命,那都是家常便饭。

百姓们若是交足纳粮,就吃不饱饭,过不了冬,会饿死。如果不交,那就是公然违抗朝廷,违抗政策,触犯国法,这也是要杀头的。

横竖都是死,自然会有无数百姓想要反抗。可平民又如何对抗披甲之士?不过是一具具刀下冤魂罢了。

在北境的日子里,徐平也曾试图阻止过这样的事情发生,却被其父拦住。有些事情是定数,也不可轻易触碰。

百姓拒不纳粮,就是在违抗国法。官兵杀人不但不会有惩罚,还指望着这些人头领赏,这可不是杀良冒功。违抗国法,武力抵抗,难道不该杀吗?

土地兼并,导致百姓无田可种,沦为佃户,流民。无田可种就纳不上粮,纳不上足粮就是违抗国法。纳满足粮就过不了冬,一样活不下去。

造成土地兼并,是多方面的因素,也是几乎每一个王朝末期都会面临的问题。

农业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,较为富裕的地主就可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